版权所有:沈阳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   辽ICP备11008255号      关键词:  别墅电梯 载货电梯 杂货电梯  观光电梯 电梯品牌  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 沈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电梯按需维保!行业春天就来了吗?

分类:
行业新闻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/03/16 18:00
浏览量

阅读提要:定期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,这便是电梯行业“三分质量,七分维保”流传甚广的原因所在。目前,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《电梯维护维护保养规则》等有关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,不仅明确了有关方对电梯维保工作的权责,还明确了维保工作的具体内容。然而,面对当前我国电梯行业人机比突出矛盾、维保行业逐利低价竞争等实情,国家及各地在积极探索电梯监管改革工作,包括维保模式。其中对于电梯维护保养来说,时下最受瞩目的莫过于“按需维保”,原国家质检总局在《质检总局关于同意江苏、浙江省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试点的批复》(国质检特函〔2017〕187号)中批复了浙江宁波、江苏南京积极探索和试点“按需维保”和调整检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。

现在我们电梯行业基本上施行的是“定期维保”,也就是每15天给电梯维护保养一次,而国家对每次电梯维护保养的内容也做了具体的规定。由于电梯公司众多,市场上出现了恶意抢占市场的情况,大打价格战,导致了电梯维保单价偏低,维保单位利润一再受到压缩,最后出现了维保工人工资偏低,电梯维保行业留不住人才。人才的短缺也造成了电梯维保工超负荷工作,这也形成了电梯维保工作做不到位的局面。

通常而言,按需维保制度可有效节省人力、物力,更利于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,需要注意的问题是:

1.合理确定维保次数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。维保的目的是保证电梯的安全状态,合理的维保次数是前提。电梯的使用环境、使用负荷、使用次数等信息的采集源自于使用单位,维保人员对使用单位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,才能确定合理的维保次数。在明确生产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后,应由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共同来确定维保次数。次数过疏,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;次数过频,浪费人力、物力。

2.按需维保模式,对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维保单位正确履行职责的同时,只有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电梯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,才能保证维保的频次合理。同时要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,从业人员需有符合职位要求的专业技术,还应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。维保人员应该非常熟悉电梯的维修保养要求,再结合电梯的使用状况,站在“安全第一”的角度,才能做好按需维保的工作。如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常识和基本状况掌握不足,就无法监督好维保质量。

3.安全检查人员和质检人员在面对灵活的维保周期时,应该抓住重点。结合电梯的运行次数、运行时间、载荷的分布、故障的次数等数据来分析。按需维保也应对最长的维保周期有明确限制,最短周期也应该符合工作实际。

按需维保具有针对性强、效率高,能够大幅度减少维保的频次,从而降低成本,节约社会资源的优点;而传统的定期维保方式理论上可以实现全国覆盖检查、排除隐患,降低风险,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。

其实无论是定期维保方式,还是按需维保方式的,我们不应该忘记维护保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电梯安全正常运行,及时发现风险隐患,将风险源、隐患点消弭于萌芽。我们选择何种维保模式,是根据电梯的实际使用状况来选择不同的维保方式。老旧电梯采用定期维保,具有远程监视和维修系统的采用按需维保。

当我们谈论电梯定期维保会增大维保员的工作强度。如果施行对电梯的按需维保,同时让维保单位提交自己企业的维保细则并签订维保安全责任函,然后再配合相关部门的抽查制度,对维保不到位的维保公司施行严惩,逐步淘汰那些不负责人的维保单位,这样维保市场恶性竞争逐步减少,单台维保费逐步提高到正常水平,维保员工资也逐步提高到技术人员应得的那份收入,是不是电梯安全系数也就增大了呢?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目的呢?

按需维保的确有其好处,破除了“一刀切”刚性周期和维保内容的定期维保模式的规定,更加科学的反映设备的客观运行规律。小编需要提醒的是:不要忘了在制度设计之初和根本目的,因我们离出发地尚且较近,不至于偏离初始轨道。但随着制度征求意见、研讨等程序进一步推进,离出发地越来越远,以至于偏离容差更远。